通知公告: |
|
![]() |
自律、维权、协调、服务 |
2025 年 8 月 16 日上午,第七届京津冀 “药学 + 临床” 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北京正式拉开帷幕,本次论坛以 “医院药学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主旨,聚焦药学服务与科研、免疫药学、肿瘤药学等关键领域,分享智慧医院建设、信息标准化建设新技术,展示科研项目及临床药学真实世界研究成果。中国药师协会党支部书记、常务副会长高国彪出席大会,来自京津冀乃至全国的药学、临床及管理领域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话行业发展方向;论坛通过两天的全程直播,吸引千余名全国专业人员在线参与。
大会开幕式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药剂科主任张晓红教授主持。高国彪书记在致辞中强调: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医院药学作为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紧跟国家战略,深化“药学+临床”协同协作,积极培养药学新质生产力。同时指出,中国药师协会将持续推动药学领域法治化建设和科学化发展,强化药师队伍建设,努力打造 “中国药师之家”,助力全国医院药学高质量发展。
作为医院药学领域的老前辈,北京人民大学医院李玉珍教授在致辞中回顾了医院药学的发展历程,并寄语新一代药学人要主动担当,不断提升专业能力,把握好发展机遇,推动药师角色向精准用药、AI 赋能药学服务等领域拓展,依托论坛平台输出更多 “京津冀方案”,为全国药学服务升级提供可借鉴的样板。
大会主题报告环节,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封宇飞教授和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张弋教授的共同主持。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赵颖波教授以“药事质控工作思考”为题,详细介绍了药学人员配置、处方审核、抗菌药物使用、麻精药品管理的现状,并指出未来需重点强化麻精药品全流程监管、处方全环节审核等质控工作,筑牢医疗质量安全防线。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甄建存教授围绕 “我国临床药师人才培养及药学服务概况和目标” 展开报告,数据显示我国医院药师缺口显著,从京津冀地区临来看河北地区尤为显著,呼吁各地医院机构加大药师培养力度,充分利用国家紧缺人才培训政策,推动药学门诊、居家药学服务等五项国家药学服务规范落地,让药师真正回归临床、发挥价值。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葛卫红教授分享了 “药品临床综合评价在药物治疗路径中的应用”,报告中首先介绍了国内外药物治疗路径的背景和现状,并结合具体实例提出药师应深度参与临床路径制定,结合真实世界数据,以循证医学为支撑,推动合理用药与精准治疗落地。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李晓宇教授通过线上方式,做了“药师主导开展临床研究的探索与实践”的主题报,展示了中山医院近五年在抗肿瘤、抗感染、药物性肝损等领域的30余项研究成果,直观体现药师在科研创新与临床转化中的重要作用,也为药师价值赋能提供了数据支撑。
北京人民大学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刘丽红教授以 “基于大语言模型 AI 技术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为题,介绍了医院在 AI 技术应用上的实践成果:通过大语言模型实现病历智能生成、病例质控辅助等功能,为提升药学服务效率提供技术路径。同时,她解读了国内外主流大模型的特点,建议医疗机构结合实际需求选择适配的技术工具,让 AI 更好服务于药学与临床工作。
会议同时设置服务实践与科学研究、免疫药学、肿瘤药学三个分论坛,聚焦药学领域前沿热点与实际需求。各分论坛专家学者围绕多维度关键议题展开深度研讨,不仅集中呈现了多项临床药学领域的创新实践案例与科研成果,更明确了药学服务未来方向——“推动药学服务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并一致认为药学与临床的深度融合、多学科团队的高效协作、个体化治疗方案的精准实施,是提升药物治疗水平、优化服务质量的关键路径。
本次论坛聚焦行业热点、紧扣实践需求,通过专家授课、案例分享等形式,为京津冀乃至全国药学领域搭建了高水平、专业化的交流平台。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凝聚了区域药学发展共识,更明确了药师在医疗高质量发展中的核心定位,为推动我国医院药学内涵式发展、助力 “健康中国” 战略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